紫陽九九海苔餅
周邊酒店
周邊餐廳
- 0分距離3.1公里
- 0分距離3.7公里
- 0分距離3.1公里
- 0分距離3.1公里
周邊景點
- 4.6分距離160米龍興寺建於唐神龍元年,位於臨海城內巾山西麓,是中日佛教交流名寺,也是日本國天台宗的發祥地。該寺在抗戰時期被毀壞,於1985年重建,有大殿、天王殿、大悲樓等建築,現主持是文峰法師,是臨海市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 4.6分距離380米
紫陽街位於台州市臨海市,全長1080米,街上古蹟,無數。北起攬勝門,南至興善門,貫穿海古城區,是國內現存保存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紫陽街的歷史可追溯至唐代,於宋代繁榮昌盛,留存宋代裡坊制格局。彼時,憑藉著靈江水運的便利性和府城的優勢,成為重要的商業樞紐,兩側酒樓茶肆、店鋪作坊密集排布,南來北往的商船帶來各地的貨物與文化,為古街注入了多元的活力。古街建築保留宋代的遺風和明清的格局,多為木質結構,以二層居多亦有三層,粉牆黛瓦,飛簷翹角,錯落有致。 「木雕、灰雕、石雕」三雕相互融合,走廊、門窗、房柱雕樑畫棟,形象栩栩如生,圖案精美絕倫,蘊含著古人對美好生活的祈盼。建築呈現前店後坊、中間客堂、樓上臥室的「三位一體」江南典型風格。古街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青磚砌成的坊牆,如永靖坊、悟真坊、奉仙坊、迎仙坊、清河坊等,為明歷十九年舉人吳執禦等五人所立,充滿古意。此牆不僅用於防火,也劃分了空間,蘊含著傳統建築的智慧。古街還有中國人民銀行台州支行舊址。這座舊址在民國時期就已存在,如今靜靜佇立在古街一角,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變遷。一樓復原了當年銀行的場景,彷彿能感受到彼時的商業氛圍;二樓展示了當年的辦公家具和當地生活的舊物,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往昔的記憶,散發著迷人的年代感覺。
- 4分距離670米在縣治北黃坊,為萬曆十九年(1591年)舉人吳執御、彭世煥、王如春、章應科、徐子瑜立。1941年日寇炸燬,據史料查:自1938年至1945年,日軍飛機先後252架次入侵臨海上空,投彈1288枚,炸死民眾182人,傷203人,炸燬民房等建築物1761座。五鳳坊被燒燬情況:日軍一次侵犯臨海城關是1941年4月21日。19日,日軍從海門登陸,先陷海門佔領前所,燒燬海門房屋1000餘間。20日,日軍溯江而上,以機槍、槍榴彈射擊江夏街一帶,紫陽街南頭攬秀樓,天寧寺遭襲擊。日軍侵入臨海城後,五鳳坊先燒後炸燬。日軍這次入侵臨海城,佔領城關5天,於4月24日下午撤離,在5天中燒燬民房,縣政府房屋545間,槍殺5人,焚死1人,五鳳坊被燒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