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賓樓
4.6分
查看全部5張圖片
電話
0354-5588177
地址
北壇中路10號
周邊景點
- 4.8分距離920米祆神樓位於介休市內,也叫玄神樓、妖神樓,是一座門樓、樂樓與過街樓相結合的樓閣式建築。祆神樓原為祆神廟的組成部分,後廟在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被毀。明萬曆年間改建為三結義廟,清朝進行了重建,在乾隆五十年(1786年)建祆神樓。祆神樓正面呈“凸”字形,總深度20米,突出於廊外的過街樓面闊三間,進深也是三間,較寬的部分,即廟內的樂樓,麪闊五間,進深四間。周設圍廊,空間敞朗,山門腰間平座與過街樓平座銜接,上鋪樓板,形成向廟內獻神演戲的樂樓。它的廟內、廟外部分都是兩層,加上平座和上層的重檐共有四層高。樓內四根通柱直承上層樑架,山門戲樓上下疊構,樓頂十字歇山式,全部以琉璃脊飾瓦件覆蓋。這座高層古建築物,樓內深度、廣度的比例都很協調,因而顯出十分雄壯與穩定的外觀格局。祆神樓為祆教建築,教義以崇拜太陽為主,也稱為“拜火教”,誕生於古老的波斯。金庸小説《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就是中國的祆教。在祆神樓中可以見到許多別的廟宇中不常見的裝飾圖案,例如猛虎、牧羊犬、神牛、大象等,這些都是祆教的神獸。它與與蒲州的鸛雀樓、萬榮的飛雲樓、秋風樓並稱為“三晉四大名樓”,也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惟一保存的一處祆教建築。
- 5分距離940米北壇塔,又名史公塔,位於山西省中南部介休市西北的綠野上,為一座七層八角樓閣式磚塔。清乾隆十三年(1748)為介休人紀念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任介休縣知縣史記事興學賑饑而建。塔建35米,塔剎、覆盆飾以黃綠兩色琉璃,外觀雄渾秀麗,金碧輝煌。塔西每層四面開磚券窗户,有木梯、台階可登頂遠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