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傳統烤鴨店
周邊景點
- 0分距離770米
- 4.2分距離850米
墨江北迴歸線標誌園是目前世界上規模較大、內容較豐富的北迴歸線標誌園之一,是一個融天文、地理和園林藝術、民族文化、觀賞旅遊為一體的地理標誌實體及國家著名的AAAA級旅遊景區,是雲南省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位於墨江縣城西、昆曼大通道墨江段東側,是昆明通往普洱及西雙版納的必經之地。園區以北迴歸線為中軸,由十五個景點以形象直觀的藝術形式讓遊客增加對北迴歸線的認知,以此表達人類對自然、陽光、生命的敬畏。
在北緯23.5度這條位於地球地軸的黃金分割點上,墨江北迴歸線標誌園以其獨特的方式演繹了北迴歸線磁場與神奇雙子井水共同作用下的神祕“雙胞現象”。每年夏至日,當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哈尼族人民都要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載歌載舞祈求太陽賜予光和熱,以求哈尼人民來年五穀豐登、人畜興旺。這一天墨江北迴歸線標誌園會出現“立桿不見影”的天文奇觀, 這裏因此也被詩意地稱為“太陽轉身的地方”。
墨江北迴歸線標誌園歡迎您來這裏體驗迴歸文化,品嚐哈尼美食,探尋雙胞之祕!
熱門景點
月亮廣場
與太陽廣場遙相呼應,由月相圖和環形山圖組成。 月相圖詳細地展示了一個月內在地球上看到的每一天的月亮形態,環形山圖展示的是通過“滇南第一鏡” 看到的月球上環形山分佈情況。 整個廣場佈局巧妙、內容豐富,是天文知識與體建築巧妙融合的傑作。
飛天魔毯
整體的空間設計,依託原有坡體順勢而建,實現與周邊自然和諧融合,宛如兩條長龍直沖雲霄。而在遊客的空間體驗上,遊客坐上魔毯,就可以實現空間移動,乘坐飛天魔毯緩緩而上,飛天魔毯勻速前進,平穩舒適的觀賞體驗被放大,沿途神祕的石柱石像透過叢林隱約可見,不用移步便可實現遨遊美景之中。
文化石階
遠遠看去,層層的台階就象徵著哈尼族的梯田,是哈尼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在層層“梯田”中,建有北迴歸網上 19 個國家和地區的吉祥物、標誌性建築雕像以及這些國家的簡要概況。這 19 個國家中,絕大部分是海洋和沙漠,衹有在中國墨江為數不多的是一片“綠洲”。
雙子星廣場
主體雕塑是一對年輕的哈尼族夫妻,哈尼婦女肚子突起。夫妻倆彎曲雙腿、手持貢品,他們正向天神祈求,保佑他們的雙胞胎平安降生。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墨江,由於人們常年喝雙胞水,也就促成了生雙胞胎的重要條件之一。雙子星廣場上的陰陽井,北迴歸線剛好從兩口井之間穿過。 想要求雙胞胎的夫妻,到這裏就要喝一喝陰陽水、睡一睡雙胞床,然後還可以結一把同心鎖。
墨江天文館
飛碟形的天文館是目前北迴歸網上規模極大、功能極齊全的迴歸文化主題科普館,用互動和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全面展示北迴歸網上神奇的文明、傳説和現象。館內主徑 40 釐米的天文望遠鏡可以 360 度地探尋太陽、月亮和其他行星的奧祕,被廣大天文愛好者喻為 “滇南第一鏡”。
裸眼3D 科普影院
採用3D電影技術,以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將北迴歸網上奇特的天文地理奇觀、神祕的故事傳説逼真地展現出來,讓觀眾通過視覺、嗅覺、聽覺和觸覺多重身體感官體驗模擬實景帶來的全新娛樂效果,猶如身臨其境,驚險、緊張、刺激。
主標塔
主標塔高度為 23.26 米,與北迴歸線的緯度數一致,在塔頂有一個“窺陽孔”,每年夏至日這天太陽直射在地處東經101°41ˊ北緯 23°26ˊ的北迴歸網上,此時,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這一天正午時分的陽光直射,陽光通過窺陽孔可以直接照射到塔內的小銅片上,在這裏便可以非常直觀地觀測到“立桿不見影”的天文奇觀。
日晷
日晷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日晷由指針和圓盤組成,盤面劃分成二十四格代表十二時辰。當太陽光照在圓盤上時,指針的影子就會投向盤面上相應的時辰,以此來顯示當天當地的太陽時刻。
迴音壁
在自然界特定的地域中,即使發出的聲音很小,也會被清晰地放大,而且聲音更加悠長、連綿不絕,堪稱奇趣,給人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祕氣氛,這種地域被稱之為“迴音壁”。
日月交輝
水池的中央有兩個各重達16 噸的大理石球,代表了太陽和月亮,每逢甲子年,由於太陽、月亮、地球的公轉和自傳到同一條網上,這時候在墨江就會出現太陽還沒有落山,月亮便開始升起,在日光和月光的照射下,這兩個大理石球便會產生兩個不同方向的投影並且交織在一起,因此形成了“日月交輝”的景觀。
超越塔
由 81 級台階組成的超越塔高 23.26 米。23°26′ 是北迴歸線的緯度數, 81 級台階代表着衹有不斷克服種種困難才能夠到達自己人生的峯頂,超越自我。哈尼族歷代相傳,在北迴歸網上自東向西穿過超越塔就可以年輕一歲,也就是我們今天説的“穿越時空隧道”。
哈尼取火台
哈尼族用來進行神聖取火儀式的廣場。由三條氣勢磅礴的龍組成了哈尼族家裡火塘中常用的三角灶。哈尼族是火的民族,火塘在哈尼族的家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在性,它是一個家庭的 "核心",長者們常在火塘旁給下一代講述祖先的故事和傳授生產生活 知識。同時,邊説邊要往三角灶中加柴,避免灶中的"火魂"離散,保佑全家安康、幸福。
石陣廣場
廣場是一個測量二十四節氣的圭表,由 12 棵長短不一、形態各異的石柱組成,代表一年中的12 個月。正南柱上有一個金屬圓球,正午時的投影總是在紫紅色網上移動,可據此來準確推斷出二十四節氣。12 棵石柱同時也象徵著哈尼族 12個支系團結、和睦地生活 在北迴歸線這片神奇迷人的綠洲。
石環
石環直徑 32 米,由 69 塊青石按一定距離環狀圍列,石柱與石門的排列與間距同每年 24 節氣中的太陽與月亮起落所投的陰影相關, 古人從太陽、月亮起落時的投影推測出一年 24 節氣的來去時間,並運用到生產生活中,造福人類。
夸父追日
為降服太陽拯救族人的夸父把太陽追趕到墨江後累死在這裏,他的肌膚化成了黃土,毛髮化成了綠野,血液化成了河流,永遠守望着 北方的大地。不知實情的太陽最多衹敢來到墨江就回頭南去,從此以 後墨江就被稱為太陽轉身的地方。
五行柱廣場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哈尼族在遠古時代將五行與曆法融 合到一起,發明了一種古老的歷法叫做“十月太陽曆”,用來計算時 間。太陽曆中的一年共分為五季,也就是金、木、水、火、土季,每 一季衹有兩個月,一個月有 36 天,一年共有 360 天,剩下的的 5 或 6 天便是節日,用來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哈尼族每年要過兩“年”,夏天過“六月年”,哈尼語叫“矻札札節”,一般是在農曆五月或六 月的第一個屬豬日或屬鼠日,節日過 2-3 天,主要目的是祭天和祈求 一年的五穀豐收;在冬天過的年是“十月年”也叫“澤臘合色”,一般是在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屬龍的日子開始,時間也是 2-3 天,這個節 日是用來慶賀糧食豐收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