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不支持使用IE8及更低版本IE瀏覽預訂

您可以使用永安旅遊App或其他瀏覽器預訂

掃碼下載APP

  • 繁體中文
  • English

WhatsApp報名及查詢(旅行團)

香港 +852 2928 8882

澳門 +853 6262 1623查詢旅行團


服務時間:
旅行團預訂查詢
星期一至日:9:00am-8:00pm

訂單查詢
【旅行團、郵輪假期】
星期一至日:9:00am-8:00pm

售後服務查詢
【酒店、自由行及機票】
星期一至日:9:00am-9:00pm

【會籍及積分查詢】
星期一至五:9:00am - 1:00pm、2:00pm - 6:00pm
(公眾假期除外)

儋州東坡文化旅遊區

查看全部8張圖片
營業時間
08:30-17:30營業;18:00-22:00營業
景點地址
海南省儋州市吉貝路
景點介紹

儋州東坡文化旅遊區,位於儋州市中 和鎮東郊,系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居儋三年期間講學會友的場所。載酒堂原址為當地人士黎子云的宅地。東坡一日與昌化軍(即儋州)使張中同訪黎子云,與當地人士相聚一起。眾人提議,為方便東坡講學會友,開化地方,請在黎子云處建一講堂。東坡欣然讚許,併為起名曰“載酒堂”,取《漢書·楊雄傳贊》“載酒餚,從遊學”之義。據元代儋州主簿徐智《載酒堂記》,載酒堂始建於北宋紹聖五年(1098年),也就是東坡於紹聖四年7月到儋半年多之後。 自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7月,蘇東坡從惠州被貶至儋州之後,至元符三年(1100年)6月,蘇東坡始遇赦北歸。 蘇東坡居儋整三年,期間,一代文宗躬耕自處,苦心勸農,移風易俗,敷揚文教,著書立説,為世人所敬仰。當時,在東坡精神的感召下,儋州直至整個海南讀書學文化的風氣逐漸養成。接受過他教化的瓊州士人姜唐佐在他北歸後的第二年即成為海南第一位舉人,而在他北歸後的第九年,昌化軍(儋州)人符確考中進士,從此海南“大破天荒”,結束了沒有進士的歷史,成了海南第一位進士。所以海南有史以來,均把蘇東坡作為海南文化開發啟蒙的重要功臣,而他對於儋州文化的啟迪之功,更為世代所傳頌。“瓊之有士始乎儋,瓊之士亦莫盛乎儋”,這正是蘇東坡對於儋州文化開發的不朽之功。今天,東坡書院已經成為各方人士以及儋州人民世代瞻仰的文化聖地。東坡書院也於1996年被授予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海南重要的人文旅遊勝蹟之一。 東坡書院自北宋年間建成後,歷南宋至元初,堂久廢,無重修記錄。元代泰定五年春(1328年)儋州倅彭應雷即舊址重修建成。其後,明、清兩代直至民國初,多次重修、增設、改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更名為“東坡書院”。自1950年,海南解放以來,儋州東坡書院在歷屆黨政領導的關懷下,歷經管理維修,得到有效保護。1982年又進行了大規模維修改建,面貌煥然一新。尤其在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規劃的驅動下,作為文保單位,東坡書院的建設更成為儋州市旅遊重點項目之一,近年得到更大的發展。2012年至2014年儋州市人民政府對書院進行大規模維修,包括大殿、載酒堂、兩廡廊、耳房、載酒亭、頭門、蓮池、護欄、欽帥堂等。2014年增設了服務接待中心(先已更改為東坡香文化館)、按星級標準完善了相關的旅遊服務設施。 東坡書院經過歷代維修和擴建,形成了現有面積25040平方米的建設規模。書院內設頭門、載酒亭、載酒堂、大殿、耳房、東西兩廡廊、陳列館、欽帥堂、懷賢亭、接待服務中心、望京閣、東坡私塾等仿古建築。院內還有東坡笠屐銅像和坐立銅像、春牛塑像、狗仔花、欽帥泉井、假山等景點。院內草木扶疏,鮮花掩映,書畫琳琅,古色古香,具有濃郁的“東坡遺風”。 東坡書院藏品豐富,現有名家字畫400多幅,歷代楹聯13幅,名匾10塊,歷代碑刻13通,明代陶器罐1個,元代石雕人1尊。此外,還有古典和近代圖書資料等。東坡書院內設固定展覽:東坡生平事蹟展(陳列館);東坡史料展(大殿);歷代碑和木刻展(載酒堂)。臨時展覽:國內外領導、專家學者關懷圖片展(東廡廊)及東坡墨跡展。 東坡書院眾多的展品、舒適的環境、濃厚的文化氛圍、豐富優美的歌舞表演是遊覽觀光的理想場所。 東坡書院歷史沿革: 東坡書院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貶居儋州時講學和會友的場所。位於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鎮東郊,距洋浦港18公里。 東坡書院歷經滄桑,幾經風雨,在歷朝歷代反覆維修、擴建和保護下,形成當今規模。現將其歷史沿革概述如下: 東坡書院原名載酒堂,始建於北宋元符元年(公里1098年)。初為茅屋。 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於載酒堂後側增建東坡祠,並從桄榔庵移坡公像入祠中祀奉;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軍判彭應雷探尋舊址,拓基重建酒堂,仍為茅屋。 明代多次維修。永東七年(公元1409年)易茅屋為瓦屋,且於正德年間(公里1506——1521年)定編一門子奉祠事,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增建載酒亭,欽帥堂,欽帥泉並添置欽帥泉碑刻。 清代亦多有維修。且於光緒十九年(1893年)增建頭門、廡廊、耳房。 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再度重修,並新建東坡公園及東坡公路(當時的東坡公路為土路)。 因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開始有學者在載酒堂設帳講學,弘揚東坡遺風。故有“東坡書院”之稱。 全國解放以後,人民政府曾多次撥款修繕.雖然“文革”期間又被“摧殘殆盡”,但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六政府連撥鉅款分別重修了載酒亭、畔池、大殿、載酒堂、頭門、東西兩廊、耳房、欽帥泉、書院圍牆,完善了東、西園林化建設,立了東坡笠屐銅像,建陳列館、迎賓堂、望京閣、欽帥堂等。1984成立了專職文物保護機構——東坡書院管理處。負責東坡文化史蹟的保護管理和科學研究工作。 1996年11月20日,公佈東坡書院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坡書院規模:東坡書院現圍牆內面積25040平方米,圍牆外頭門前面的東坡廣場面積10.6畝。

周邊餐廳

附近景點

  • 春牛雕塑
    0分
    距離220米
  • 東坡書院
    4.4分
    距離230米
    歷史建築
    東坡書院曾是蘇軾貶謫到儋州時的講學場所,如今這裡依然保留著古香古色的韻味,書院內隨處可見古時留下的碑文,有著濃濃是書香氣息。當年他就是在這開設學館,講授詩書,傳播中原文化的。現在書院內大殿和兩側耳房展覽著許多蘇東坡的書稿墨跡。
  • 中和鎮
    4.3分
    距離1公里
    古鎮
    中和古鎮古時是儋州的州治所在地,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在此謫居三年。由於蘇東坡對本地文化的影響,幾百年來這裡的人們都喜愛吟詩句作對聯,因此中和古鎮有著“詩對之鄉"的稱號。鎮裡有許多古蹟,除了知名的東坡書院外,還有桄榔庵、東坡井、魁星塔等。古鎮內的街道十分古樸,也有青苔長在上面,一片生機。

周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