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卡子景點
- 4.2分距離市中心7.5公里桑丁寺位於羊卓雍錯湖西南一座險要陡峭的山頂上,屬藏傳佛教噶舉派香巴噶舉支派。活佛轉世傳承製度已延續了十二世,女活佛多吉帕姆被認為是印度金剛亥母的肉身再現,備受信徒敬仰,寺內供有歷輩多吉帕姆的肉身。桑丁寺整個造型像拉薩布達拉宮,分紅宮和白宮。寺內主修金剛亥母密法。
- 4.8分距離市中心219米布達拉宮,“布達拉”是梵語的音譯,又譯作“普陀”,原指觀音菩薩之居所,其主體建築分白宮和紅宮,白宮是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動的地方;紅宮是歷代喇嘛的靈塔和各類佛殿。被譽為世界十大土建築之一。布達拉宮是西藏的標誌,為歷代喇嘛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
- 4.6分距離市中心1.5公里
大昭寺,藏語為“覺康”,又名“祖拉康”,是藏傳佛教信徒朝拜的終點,在他們的心中,大昭寺之神聖,並不遜於布達拉宮。不論從地理位置上,還是在藏傳佛教信徒的心目中來説,大昭寺都是名符其實的藏傳佛教聖地和中心,在藏傳佛教史上擁有極其崇高而聖潔的地位。大昭寺始建於公元七世紀中葉,是藏王松贊幹布為了安放其王妃尼泊爾尺尊公主,從家鄉加德滿都帶來的釋迦牟尼8歲等身佛像而建,公元1409年,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在大昭寺宏揚佛法,舉行傳昭大法會,從而奠定了其在藏傳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公元八世紀,大唐文成公主入藏時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供奉於大昭寺內,成為大昭寺的鎮寺之寶,是遊客及前往朝拜的人必不可錯過的看點之一。
此外,寺內有長近千米的藏式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和《大昭寺修建圖》,還有兩幅明代刺綉的護法神唐卡,為難得的藝術珍品。轉經道拉薩有“內、中、外”三條轉經道,都是圍繞着大昭寺為中心而進行。其中,沿寺內千佛殿繞覺康大殿一圈為內轉,稱“囊廓”;沿大昭寺外圍一圈為中轉,稱“八廓”;圍繞布達拉宮、葯王山、小昭寺和大昭寺一圈為外傳,稱“林廓”。景點導覽沿正門進入大昭寺後是一個天井式院落,院子東側有數排酥油燈,因信徒每天都會添加酥油,故常年不滅。酥油燈後面既是大昭寺主殿正門,門口左側為紅教創始人蓮花生大師,右側為強巴佛,即彌勒佛,也稱:未來佛。右側牆上是關於大昭寺建寺故事的壁畫,主要內容是7世紀時期布達拉宮的樣子,以及當年填湖建大昭寺的情景。按照順時針的順序過去是供奉黃教祖師宗喀巴大師及其八大弟子的佛殿。繼續右繞前行,穿過兩邊的夜叉殿和龍王殿,數百盞酥油供燈後面便是著名的"覺康"殿。它既是大昭寺的主體,也是大昭寺的精髓之所在。覺康殿中央為大經堂,是平日裏喇嘛們唸經修行的地方,四周有很多小經堂,其中不可錯過的既是位於正中的釋迦牟尼佛堂,供奉着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金像,這裡是大昭寺的中心,也是前往此地的虔誠朝拜者嚮往的聖地。庭院旁有樓梯通往二樓和三樓,二樓有供奉藏王松贊幹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的法王殿和供奉吉祥天母的班丹拉姆護法神殿。站在二樓寬闊的露台上,可遠眺布達拉宮,是拍照的絕好位置。三樓的金頂也是大昭寺的看點之一,衹不過三樓絕大多數時候不對外開放,萬一機緣巧合可以登上三樓,四座金碧輝煌的金頂讓人歎為觀止。
- 4分距離市中心18.7公里打隆寺是達隆噶舉派的祖寺,由達隆塘巴.扎西華於公元1180年(南宋淳熙七年)創建,弘傳噶舉教法。《衞藏道場勝蹟志》記載:“祥達隆塘寺內的佛教的聖蹟遺物多至不可勝計。其中較主要的是在達隆塘巴大師的茅篷內有曾經開口顯過聖的神像。大殿上層有仲敦巴大師像,像上的頭髮還在生長,如是等等非常奇特之物難以細數。”佛像建在山下的新殿內。若是都進去過就能因打隆寺石制骷髏頭而記憶格外鮮明,寺院歷經風雨顯得有些凋零,轉牆上的石制骷髏頭,牆上難以確定的石刻棋盤,大約十三世紀以前繪製的壁畫,都屬於深藏在山中小鎮上的打隆寺。一道飽和度較高的陽光斜照在寺院的黃牆上,過去的光輝依然將今日照耀,人在路上,瞬間的蒼涼入骨,偶爾參透悲歡世事。
- 4.8分距離市中心19.1公里貢嘎夏珠林寺始建於公元17世紀初葉,現在看到的是上世紀80年代由色拉寺的欽則活佛重建的寺廟。該寺較知名的是它供奉的吉祥天母肉身。她坐化於一千年前,圓寂時衹有十二歲,圓寂後身體自然收縮至衹有一肘高,呈度母坐姿,有一衹眼甚至有點微微張着,彷彿半睡半醒般。傳説她是綠度母現吉祥天母身的真實化身,後被信徒供奉於此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