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不支持使用IE8及更低版本IE瀏覽預訂

您可以使用永安旅遊App或其他瀏覽器預訂

掃碼下載APP

  • 繁體中文
  • English

WhatsApp報名及查詢(旅行團)

香港 +852 2928 8882

澳門 +853 6262 1623查詢旅行團


服務時間:
旅行團預訂查詢
星期一至日:9:00am-8:00pm

訂單查詢
【旅行團、郵輪假期】
星期一至日:9:00am-8:00pm

售後服務查詢
【酒店、自由行及機票】
星期一至日:9:00am-9:00pm

【會籍及積分查詢】
星期一至五:9:00am - 1:00pm、2:00pm - 6:00pm
(公眾假期除外)

南江景點

  • 歷史景點
  • 大自然與野生動物
  • 觀光團
  • 展覽與文化組織
  • 戶外活動
  • 休閒活動
  • 公園與樂園
  • 展覽及活動
  • 水上運動
  • 空中體驗
  • 米倉山古棧道
    4.9分
    距離市中心37.2公里
    歷史建築
    米倉山古棧道北起陝西漢中,南至巴州,縱橫秦巴山區,古稱大行道、巴嶺路。這裡游客相對較少,路上的風景也不錯,喜歡清靜的遊客可以選擇此條路線。米倉山古棧道從遙遠的商代開始就非常繁榮,曾是軍事活動、商賈販運的要道,一路上的關隘眾多,集鎮林立,是感受歷史氣息的好地方。
  • 西安城牆
    4.6分
    距離市中心872米
    歷史建築
    夜景

    西安城牆,是這座古城的標誌性景觀。現在我們看到的城牆,建於明朝初年,如今已經有六百多歲了,它是在唐代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包括護城河、角樓等一系列設施。目前西安城牆有多處城門可以登城,遊客可以就近選擇,其中南門是西安城的迎賓門,也是遊客較多的一個城門。在古老的城牆上騎自行車,是一個不錯的體驗活動。騎行在城牆上,俯瞰十三朝古都,你會有一種穿越時光的感覺。

  • 西安鐘樓
    4.5分
    距離市中心7米
    歷史建築
    夜景
    西安鐘樓,是國內較為完整的一座鐘樓,始建於明朝朱元璋時代,到今天也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作為古城的地標之一,鐘樓位於西安的中心地帶,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並分別與西安城牆東、南、西、北四門相接。鐘樓的下部是正方形的基座,頂部覆蓋著深綠色的琉璃瓦,頂點用真金包裹。夜晚在燈光的襯托下,整座鐘樓光彩奪目,美的令人驚嘆。
  • 陝西歷史博物館
    4.6分
    距離市中心4公里
    歷史建築
    博物館
    展覽

    歷史背景:

    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是西安的名片性景點之一。博物館籌建於1983年,1986年夏天動工,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開放,並定名陝西歷史博物館。2016年,陝西歷史博物館被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評選入“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博物館特色: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大型現代化博物館,它的建成標誌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里程。這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築羣,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莊重,融合了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於一體。

    館區佔地 65000平方米,收藏着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38萬餘件文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館中藏品可謂琳琅滿目、精品薈萃。是展示陝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

    博物館內有許多珍品,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歷代陶俑、漢唐的金銀器具和唐墓壁畫等珍品文物,而且大多為漢、唐盛世時期的珍寶,其中不乏國家禁止出境的精品。


    館藏珍品:

    博物館中央有三個展廳,第一展廳展示了從史前文明115萬年前藍田猿人到秦朝這一段時期的文物;第二展廳展示了兩漢與魏晉南北朝的文物;第三展廳則以盛唐的文物為主。每個展廳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

    中央大廳的東、西兩側都設有特殊展廳。西側設有“大唐遺寶專題展(珍寶館,何家村出土文物)”,很多盛唐時期的金銀器精品都轉移到這裏展出。東側設有“唐代壁畫珍品展”,展出了一批唐墓壁畫的真品。

    旟鼎

    旟 [yú] 鼎放在博物館進門第一展廳的位置,可謂是第一展廳的鎮館之寶。這裏放置的是複製品,真品保留在倉庫中。外壁銘文:銘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字樣,反映了西周時期的土地佔有制度。

    旟鼎內壁共鑄銘文四行,28字,大意是説:某年八月初,王姜將原賜予師櫨的土地收回,轉賜給旟,旟便做此鼎紀念。

    皇后玉璽:

    第二展廳中值得一看的珍寶之一,便有這尊單獨陳列的漢代皇后玉璽。這枚玉璽通體為新疆和田羊脂玉所作,上刻有一螭虎,象徵王權。

    三彩載樂駱駝俑:

    這尊舉世聞名的三彩載樂駱駝俑就位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第三展廳,整體外觀、顏色均保存完好。駱駝背上坐了七個男子,手裡拿着不同的樂器。其中的執拍板俑,側耳凝神,像是被那美妙音樂所陶醉。中間的女性正在表演,駱駝張着大嘴,仰面向天,彷彿也在配合主人引吭高歌。

    鑲金獸首瑪瑙杯:

    這尊位於特設展“大唐遺寶專題展”裏的文物,是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六十四件永遠不許出境展覽的國寶之一。

    另外還有黑釉油滴碗、青釉提樑倒注瓷壺、鎏金銀竹節銅薰爐、鴛鴦蓮瓣紋金碗等等眾多珍寶。

  •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4.1分
    距離市中心4公里
    歷史建築
    夜景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建在唐代大明宮的遺址上的。唐代的大明宮,先後有17位皇帝在這里處理朝政,歷時達二百多年,武則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還有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都曾經在宮中生活過。大明宮是當時輝煌壯麗的宮殿群,是唐帝國的中心和象徵。如今的遺址公園內,分為免費區和收費區兩部分,收費區是景區的核心區域,包括含元殿、宣政殿等遺址以及大明宮遺址博物館。

  • 大慈恩寺
    4.7分
    距離市中心4.9公里
    歷史建築
    大慈恩寺,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中國“佛教八宗”之一“唯識宗”(又稱法相宗、俱舍宗、慈恩宗)祖庭,唐長安三大譯場之一,已有1350餘年歷史。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知名、宏麗的佛寺,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創建慈恩寺。玄奘在這裏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了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識宗,成為唯識宗祖庭。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又是玄奘親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佛教界的重視。1961年3月4日,大慈恩寺大雁塔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初,大慈恩寺被評為首批全國4A級旅遊景區。2014年0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6年5月14日,世界上現存少有的一株玄奘手植的娑羅樹子樹,經多年培育,成功移植到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位於大慈恩寺內,是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師為供養從印度請回的經像、舍利,奏請高宗允許而修建。塔高64.5米,共七層,塔底呈方錐形,底層每邊長25米,塔內裝有樓梯,供遊人登臨,可俯視西安全貌。塔上有精美的線刻佛像,有知名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有中國名塔照片展覽、佛舍利子、佛腳石刻、唐僧取經足跡石刻等。現今大雁塔經過修復,古塔雄偉,寺殿香火繚繞,庭院鮮花爭艷,是一處特別吸引國內外遊人的遊覽勝地。鍾、鼓:是寺院的號令,俗有"晨鐘暮鼓"之説。東側鐘樓內懸吊明代鐵鐘一口,嘉靖二十七年十月(1548年)鑄造,重三萬斤,高三米多。唐代學子,考中進士後到慈恩塔下題名,謂之"雁塔題名",後沿襲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