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寺(開場店)
南無寺,藏名娜姆寺,位於康定城南2.5公裡,是康區有名的寺廟之一,與毗鄰的金剛寺譽為“雙寺雲林”,是康定古景之一。公元11世紀,北宋年間建於今跑馬山,初為紅教,明末清初毀於戰火,後選址“竹覺崗”重建,清康熙16年(公元1677年),五世羅讓嘉措贈送宗喀巴大師和大威金剛、吉祥天母等佛像畫,命名“呷登竹批林”為布達拉宮郎加紮窗支廟,清乾隆皇帝禦書賜匾“南無寺”。
南無寺佔地2524平方米,建築面積3851平方米,為木石結構四合院,大殿為三樓一底,高約20米,殿內金碧輝煌,兩側為偏殿。寺廟建築為重簷歇山式,鏤拱飛簷,樓閣殿宇藏式彩繪,雄偉壯觀,是四月八轉山會活動的主要場地之一。南無寺出著名僧人,出過3名堪布,14名格西,第八世班禪將其佛袍贈與該寺。該寺終年香火不斷,信徒、遊人絡繹不絕,國外友人及港澳同胞每年來此觀光遊覽者為數甚多。
熱門酒店
附近景點
- 4.7分距離300米
傳說康定跑馬山等三座山是密教三怙主(觀音、文殊、金剛手)之聖地。公元1272年(宋鹹淳八年),在跑馬山腳下建起了一座舊密寧瑪派傳承的小廟,這便是金剛寺的前身。迄今,金剛寺已有七百餘年歷史,是甘孜州內最早寧瑪派學修並舉的寺院之一,總面積為15500平方米。寺院為四合大院,其中大殿是拱鬥式建築,藏漢合壁,瑰麗雄偉,堪稱一絕,寺內楊樹參天、環境幽靜,它同近旁的南無寺一道形成了康定南郊雙璧。
每年藏曆五月初十,為紀念蓮花生大師,金剛寺都要舉行名為“澤久”的跳神活動。是日,寺院內香煙繚繞,鼓號齊鳴,僧人頌經,觀者潮湧。最吸引人的跳神,是俗眾稱為“骷髏舞”的面具舞蹈。跳神者頭戴骷面具,身穿繪有肋骨紋路的白色上衣,手戴長指甲手套,腰圍彩裙,腳套響鈴,外形奇異舞步輕盈。據說,骷髏形象其實是心地善良、而且法力高深的護法神。
- 4.1分距離560米康定是個多橋的城,古有“八橋城”之説。時至今日,折多河上年代久遠的當數城南的公主橋。此橋傳聞頗多,其中路人皆知的傳聞是因文成公主與松贊幹布聯姻而建。但事實上文成公主進藏是取道青藏路,而人們對康定公主橋的傳聞卻深信不疑。康定扼川藏公路咽喉,自古就是藏漢“茶馬互市”的必經之路,人民解放軍十八軍就是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公主橋進軍西藏的,公主橋是藏漢團結的歷史見證。公主橋建橋的年代因無文字記載無可考,但據康定城市發展的歷史旁證,這座橋絕不會在乾隆以前,因為乾隆四十一年五色海發大水直沖康定老城,此橋所在位置首當其沖,萬難倖免。因而這橋應是清代晚期所修。公主橋是一座石拱橋,巍然飛架在洶湧咆哮的折多河上。但因長年累月風雨剝蝕,特別是解放後在緊鄰原有老橋的上游修了新的公路大橋,公主橋便日漸頹敗。1997年底,古老的公主橋重新修復,橋欄塗上了鮮明的紅色,描上了濃郁民族風味的花紋、圖案,拱橋上端穿橋而過的“龍”續畫上了龍頭龍尾,栩栩如生,公主橋重新煥發了青春。如今,站在公主橋上,朝西可遙望藍天下銀光閃閃的雪峯;向東可觀看郭達山雲飛霧繞的奇景,使人駐足雅興頓添。公主橋成為康定南門一道精緻的景觀。
- 4.3分距離1.1公里安覺寺坐落於康定城內將軍橋西側,是一座有名的黃教寺廟。一説始建於十八世紀末期清乾隆年間;一説始建於清順治十年(1653),是由一世洛桑嘉措進京朝覲,返藏途經康定時修建。安覺寺本名安雀寺。“安雀”為藏語,“安”意為“五”,“雀”意為“供奉”,即五僧供奉的寺廟。相傳是後藏有名經師益西降澤的弟子羅勒格勒等五位經師設計修建的,故名。1937年,國民政府高官戴傳賢書“安覺寺”三大字,用金貼成後,豎於正殿鎏金屋檐下,從此更名安覺寺。寺廟是一座由四周石牆圍成的藏式木質結構四合院建築,內設宗喀巴正殿,彌勒、護法兩偏殿,僧房20餘間。正殿規模較大,莊嚴雄偉,金碧輝煌。泥塑宗喀巴講經座像,高約5米,儀態自若。彌勒殿內的鎏金銅彌勒佛像,高2米,神情從容。護法殿裏的“護法”、“守衞”菩薩,個個威武莊嚴。諸殿各具特色,工藝十分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