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景點
- 4.7分距離市中心7.1公里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位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寶庫。以伊河為界,石窟分為西山和東山兩部分,東山石窟多是唐代作品,而西山石窟開鑿於北朝和隋唐時期,是精華的部分。龍門石窟內的佛菩薩雕塑慈悲親切、儀態萬千,冰冷的石窟莊嚴肅穆,這些雕刻藝術堪稱是佛教藝術中的珍貴遺存。
- 4.6分距離市中心17.9公里白馬寺始建於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我國之後、首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寺內現有五重大殿,坐落在一條中軸線上,其中主殿是第二重殿大佛殿,也是做法事的主要場所。如今在白馬寺旁又新建了一個“世界佛殿博覽區”,以展示印度、泰國、斯里蘭卡、尼泊爾、緬甸、日本、韓國等國家風格的佛教殿堂。
- 4.2分距離市中心6.9公里今天的九洲池遺址公園佔地288畝,包括宮城西北部的大內寢殿區,宮城北部的陶光園局部和宮城以西西隔城中北部的九洲池皇家園林這三部分,共12處遺址,通過多種科學手段進行保護性展示。我們希望通過對古代遺址的原址展示和地面模擬等手段和形式,讓更多的人瞭解到隋唐盛世時的皇家園林風貌。九洲池作為隋唐洛陽城宮城御苑,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據《唐兩京城坊考》記載,“九洲池,其池屈曲,池中有數座島嶼,象東海之九洲,居地十頃,水深丈餘,鳥魚翔泳,花卉羅植。”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發掘隋唐洛陽城的同時發現了它。隋唐洛陽城宮城區是由中央核心區大內和圍繞着的許多小城組成。九洲池位於宮城大內西側的西隔城中北部,約佔西隔城的五分之二。記載中“居地十頃”的範圍依據唐代的度田制度,唐代一尺約為29.5釐米,十頃約為52萬平方米,比整個西隔城還要大。但是實際考古測量九洲池的水域面積約在139250平方米。中國的古典園林藝術在中國傳統建築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文人園林和皇家園林為代表的中國山水園林形式,都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目的,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追求,體現“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這一點與隋唐洛陽城的整體建築理念完全一致。作為皇家園林,九洲池在體現自然與人文的結合,表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觀念的同時,也彰顯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制”。
- 4.6分距離市中心3.3公里
嵩陽書院背依嵩山的峻極峰,面對雙溪河,兩側被山峰環抱,書院內外古柏參天,環境優美。進入大門後沿著中軸線步行向前遊覽即可,嵩陽書院內建築佈局保持著清代的風格,有幾件文物不得不看。唐代的碑、兩棵“將軍柏”都值得欣賞。在藏書樓中,“武后金簡”也值得一看。
- 4.2分距離市中心7公里麗景門景區,始建於隋代,據《唐兩京城坊考》記載,東都皇城西面有兩門,南曰麗景門,北曰宣輝門。今日的麗景門經開發改造後成為集古蹟、民俗、餐飲、娛樂、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景區。天后宮、九帝宮、三神殿、城隍廟、觀音殿等古蹟廟宇分列其中,被評為洛陽新八大景之一。
- 4.5分距離市中心7.1公里
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依託洛陽山陝會館而建。山陝會館建於清康熙、雍正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對面即是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山陝會館由當時的秦、晉富商捐資修建,是一個“敘鄉誼、通商情、敬關爺”的社交性公共場合。
會館坐北朝南,布局前密後疏,建有照壁、山門、舞樓、正殿、拜殿,門前還有兩對威風凜凜的石獅子。照壁高12米,由青色雕磚砌成,正中用彩色琉璃方磚鑲成3塊方形壁面,上面雕鑿著二龍戲珠、花卉、人物等。這是豫西地區最完整的琉璃照壁。
山門與琉璃照壁相呼應,面闊三間,東西兩側牆分別與東西儀門銜接。正門上鑲“河東夫子”石匾一方。舞樓與山門之間隔著天井,處於正南方,坐南朝北。舞樓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總體成“凸”形。上面還保留著精雕細琢的木雕裝飾。正殿為主體建築,面闊5間,進深3間,歇山式頂,琉璃覆瓦,勾連鬥拱,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