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景點
- 4.7分距離市中心20.3公里
晉祠博物館位於太原懸甕山麓的晉水之濱,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的晉國的宗祠。其中晉祠“三寶”,包括獻殿、魚沼飛梁、聖母殿,以及晉祠“三絕”,包括周柏、難老泉、泥塑彩繪人像,是這裡的一大特色。南部還有十方奉聖禪寺,相傳原為唐代大將尉遲恭的別墅。
- 4.8分距離市中心20.4公里
晉祠勝境是一座融合歷史、文化和自然美景的綜合旅遊景區,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水發源處,原名晉王祠,是中國古代園林建築的傑出代表。晉祠勝境不僅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也是晉文化系統上溯西周封唐建晉至盛唐肇創文脈傳承的實證。作為三晉歷史文脈的綜合載體,晉祠勝境以其精美的建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秀麗的自然環境吸引著許多遊客。
晉祠勝境文化遺存豐厚,有宋、元、明、清時期的殿、堂、樓、閣、亭、台、橋、榭等各式建築100多座,其中獻殿、魚沼飛梁、聖母殿被稱為晉祠「三大國寶建築」;難老泉、侍女彩塑、周全為「晉祠」。聖母殿是晉祠勝境的核心建築之一,以其獨特的結構和精美的雕刻聞名。殿內供奉著周柏的塑像,四周環繞著精緻的壁畫和雕刻,展現了古代藝術的精湛工藝。魚沼飛梁則是晉祠勝境的另一個標誌性建築,橋樑設計巧妙,彷彿浮於水面之上,體現了古代建築師的智慧。
晉祠勝境不僅以建築著稱,也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景區內共有古樹名木96株,其中上千年古樹就有30株。園內古樹參天,泉水潺潺,形成了靜謐清幽的自然環境。遊客可以漫步綠蔭小徑,欣賞四季變化的自然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和諧。
此外,晉祠勝境也提供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如傳統禮儀展示和古樂表演,讓遊客在遊覽中感受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魅力。無論是歷史愛好者、文化探索者,或是尋求寧靜的旅行者,晉祠勝境都為每位到訪者提供了一個心靈的休憩之所。
- 3.9分距離市中心16.8公里太原古縣城位於晉源區,佔地面積約0.8平方公里。城內歷史建築遺存眾多,十字街格局清晰,街巷肌理完善,沿襲了晉陽古城“城池鳳翔餘”的古老建築格局,猶如一衹頭北尾南的鳳凰,自古就有“鳳凰城”的美譽,是2500年晉陽古城文脈的延續。城內現存文物建築79處,太原市政府掛牌保護的歷史建築達49處。其中,文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4.5分距離市中心13.4公里蒙山大佛,也叫西山大佛,開鑿於北齊天保年間,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曆史了。蒙山大佛本來是蒙山開化寺後的摩崖佛像。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毀。 1980年大佛被重新發現,但佛頭已不知去向。現在的大佛頭部是後來新鑿的。蒙山大佛非常雄偉,兩腿底部至頸部高約30米,按照比例計算,加上佛頭高度,大佛原本高度大約為46米。
- 4.7分距離市中心1.3公里
晉商博物院位於太原市晉源區汾河西岸,祥雲橋北,是由山西省晉商文化基金會和晉中市政府聯合主辦的,集文獻收藏、歷史研究、宣傳教育為一體的晉商文化專題博物館,被中國僑聯確認為第九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佔地2400平方米,陳展面積1200餘平方米,展出收藏2000餘件。博物館以研究晉商歷史、傳承晉商文化、弘揚晉商精神、塑造晉商形象為宗旨, 陳展 分崛起、經營、管理、組織、商路、商號、家族、情懷和精神九大板塊,透過文字圖片、文獻文物、動漫實景及電視文獻片等多種形式,全面、客觀發展、立體地展示了明清至民國發展、歷史發展和歷史發展多年的歷史。
晉商博物院主要分為三個區域:東區為民國生活情境展示區,西區為遊客休閒服務區,這裡以園林建築景觀為基礎,形成開放式的區域遊園,疊山理水、植樹造景,同時配套有集休閒餐飲、文創產品、工藝展示於一體的服務空間。展示區域內有本省非遺產品代表推光漆、瓷板畫、木雕、壁畫、麥秸畫、琺華瓷、澄泥硯等,盡現山西傳統厚重的文化積澱。中區則為「天下晉商」展,分六個部分循序漸進地闡述了晉商精神的核心要義。
晉商博物院以極具歷史研究價值的展品彰顯了「誠實守信、開拓進取、和衷共濟、務實經營、經世濟民」的晉商之魂。在這裡遊客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晉商的商業智慧和經營理念,並理解晉商精神對晉商形成與發展所起的引領推動作用及其為中國商業文化的構建和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
晉商博物院不僅是一座講解晉商歷史的博物館,更為歷史愛好者、經濟研究者和對商業文化感興趣的遊客提供了一段探索晉商傳奇、體驗文化魅力的完美旅程。
- 4.7分距離市中心20.8公里天龍山石窟在太原市西南天龍山腰。天龍山原名方山,北齊時山下興建天龍寺後此山便被稱作天龍山。這裡曾是北齊皇帝高洋之父高歡的避暑宮。天龍山風光秀麗,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蔥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蕩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天龍山石窟分佈在天龍山東西兩峰的懸崖腰部,有四朝開鑿的洞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