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博物院
晉商博物院位於太原市晉源區汾河西岸,祥雲橋北,是由山西省晉商文化基金會和晉中市政府聯合主辦的,集文獻收藏、歷史研究、宣傳教育為一體的晉商文化專題博物館,被中國僑聯確認為第九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佔地2400平方米,陳展面積1200餘平方米,展出收藏2000餘件。博物館以研究晉商歷史、傳承晉商文化、弘揚晉商精神、塑造晉商形象為宗旨, 陳展 分崛起、經營、管理、組織、商路、商號、家族、情懷和精神九大板塊,透過文字圖片、文獻文物、動漫實景及電視文獻片等多種形式,全面、客觀發展、立體地展示了明清至民國發展、歷史發展和歷史發展多年的歷史。
晉商博物院主要分為三個區域:東區為民國生活情境展示區,西區為遊客休閒服務區,這裡以園林建築景觀為基礎,形成開放式的區域遊園,疊山理水、植樹造景,同時配套有集休閒餐飲、文創產品、工藝展示於一體的服務空間。展示區域內有本省非遺產品代表推光漆、瓷板畫、木雕、壁畫、麥秸畫、琺華瓷、澄泥硯等,盡現山西傳統厚重的文化積澱。中區則為「天下晉商」展,分六個部分循序漸進地闡述了晉商精神的核心要義。
晉商博物院以極具歷史研究價值的展品彰顯了「誠實守信、開拓進取、和衷共濟、務實經營、經世濟民」的晉商之魂。在這裡遊客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晉商的商業智慧和經營理念,並理解晉商精神對晉商形成與發展所起的引領推動作用及其為中國商業文化的構建和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
晉商博物院不僅是一座講解晉商歷史的博物館,更為歷史愛好者、經濟研究者和對商業文化感興趣的遊客提供了一段探索晉商傳奇、體驗文化魅力的完美旅程。
熱門酒店
附近景點
- 4.5分距離680米柳巷是太原市內的老牌商業街,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柳巷是當地幾代人的記憶,也是外地遊客在太原的必遊之地。柳巷,包括米市街、鐘樓街和五一路、解放路等周邊,擁有多家大型商業購物中心、當地老字號飯店。清和元飯莊的“頭腦湯”,六味齋的醬肉,都是到來到柳巷不得不嚐的當地美食。
- 4.5分距離1.6公里
太原的純陽宮,位於太原市中心五一廣場的西側。始建於元代,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年)重修,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年)有整修與擴建。純陽宮的“純陽”二字,是唐朝有名的道士、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的號,王重陽創立道教全真派後,呂洞賓又被奉為“北五祖”之一,所以這裏也俗稱“呂祖廟”。如今這裡是山西省藝術博物館。
當你走進純陽宮的大門,眼前是一個造型優雅的木製牌坊,在牌坊的西側你能看到四尊明代的鑄像,特別需要關注的是中間的所謂“龍王像”技藝精湛。在西牆根碑廊中,除嵌有古碑20麪,還豎有石佛、石獸、石經幢等,全部是漢以後唐之前的遺物。
呂祖殿是純陽宮的主殿,位於院落的中央,是宮內壯觀的建築。呂祖殿上面是八角攢尖的,下面是個張開翅膀的屋檐,裏面供奉呂洞賓、王重陽和丘處機的神像。呂祖殿的東側是五帝殿,西側是奶奶殿。
而殿後的那座院落也非常值得一遊,院落的面積不大,但是建築格局比較獨特,據説是按八卦的方位而建,具有鮮明的道教建築特色。院中的巍閣,是純陽宮內的較高建築,登閣環眺,市中心的風光歷歷在目。後院向西有跨院,是宮中的齋堂,在齋堂邊上有一個袖珍園林,花木掩映,紅牆綠瓦,來到這裡會有一種別有洞天的感覺。
景區內的藝術館,收藏的文物以歷代佛教造像為主,有20餘間展室,佈置有“石刻藝術展”,展出從漢到清的石刻造像;“道教文物展”,展出道教雕塑,從一個側面介紹道教發展史;“滄海遺珍展”,展出1970年代太原銅廠揀選青銅器珍品;“陶瓷藝術展”,展出歷代館藏陶瓷器。
每年的春節,這裏還會有道教開壇、祈福法會,還能觀看到本地的晉劇劇目的表演。純陽宮距離太原市的有名商圈——柳巷比較近,可以一併遊玩。
- 4.5分距離1.7公里崇善寺始建於隋末唐初,本是隋煬帝楊廣的行宮,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棡為紀念其母后馬皇后,在原寺基礎上進行了擴建,擴建後的寺廟規模頗為龐大,外觀也極顯赫。公元1864年,崇善寺毀於一場大火,現僅存大悲殿、山門、鐘樓和東西廂房。崇善寺現在是山西省佛教協會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