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
3.8分 道觀古跡
查看全部1張圖片
營業時間
05/01-09/30 06:00-17:30營業;10/01-04/30 06:00-17:00營業
景點地址
關城鎮人民西路117號大佛寺文化旅遊區內
景點介紹
城隍廟,原在新昌縣城西門內,今文化館所在地。南宋《嘉泰會稽志》載,城隍廟“在縣西一百步”,是一座坐北朝南臨街縱深三進的廟宇。1986年底因西街擴建遷至千佛巖。現在的城隍廟,硬山頂,南北軸網上有三進,即門廊戲台、正殿、後殿。城隍廟戲台:舊為酬神演戲之所,是明成化時的原物,江南已不多見,1963年已公佈為縣文物保護單位。清中期每年主持酬神演戲活動,三四十年代,女子越劇興起。早期女子越劇演員筱丹桂、越瑞花、王杏花、施銀花、姚水娟等曾在此登台獻藝。建國初期,城隍廟戲台,一度成為新昌戲劇文化活動的中心。1952年2月,華東實驗越劇團演員呂瑞英、金綵鳳等曾在此登台演出《梁山伯與祝英台》。城隍廟正殿:(原城隍廟後殿)三間二廊,木石結構,榫卯連接,樑架明間抬樑,次間穿鬥。系光緒二十三年重建,全殿用本地西坑石制圓柱28根,柱上陽刻或陰刻楹聯,書法精湛,雕刻技法細膩,楹聯多為勸人為善,懲惡揚善之句。城隍廟東西軸網上,前為碑廊,後為照壁。碑廊長35米,每塊碑石、志石都反映了一段新昌的歷史。照壁長15米,壁前陳列有大型石雕文物-石象生一套,整套翁仲獸,系明萬曆年間工部尚書呂光洵墓前神道上之物,‘文革’中墓被毀,1987年底從儒嶴鎮裏趙村後門山搬來。是我省保存完整、精緻的一套石象生。城隍廟院落內,還散處有南宋末年澄潭下街王爚宰相府原東花園中的假山石-松化石(硅化木),大佛寺僧人坐化缸、宋代南明驛站遺址出土的石馬槽、明正德時兵部尚書何鑒之子何宇墓(央於村外)前出土的石羊、牌坊石獅各一件。
當地玩樂
熱門酒店
周邊餐廳
- 0分距離950米
- 0分距離947米
- 0分距離921米
- 0分距離1.1公里
附近景點
- 4.5分距離300米雙林石窟是大佛寺風景名勝區繼露天彌勒、般若谷、恐龍園之後新建的景點,這個景點在明清時期曾經是採石場,後修棧道、鑿隧洞、依山造佛,于山中開鑿出當今大空間的洞窟,大體量的卧佛。卧佛殿現已成為“江南一大佛”之後的又一處以佛教文化為主題的旅遊勝地,為“越國敦煌”大佛寺增光添彩。從大佛寺入口300米處左側,首先看到的是雙林石窟石碑。走過石碑,是明鏡湖。從左邊拾級而上,走過200級台階,穿過曲折生幽的巖洞,便到了殿前。殿門分七間,巍峨莊嚴,單檐雙挑,斗拱細緻,比例恰當,為唐代建築風格。左右崖壁採用浮雕手法,雕有7米高的哼哈二將,規模宏大,英武威嚴。進入拱門是前殿,左右兩窟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文殊騎着青獅,青獅代表威猛,手拿經卷,他是佛祖一高徒,智慧、辯才一,輔佐佛祖弘揚佛法,是眾菩薩之首。拜文殊能破除愚鈍,求得慧心,開發智慧。普賢坐六牙白象,白象代表祥和、威靈,普賢象徵真理。青獅、白象的頭都朝外,表示護持佛法。進入正殿,衹見一片祥和、聖潔,正殿也是一個石窟,深23米,寬48米,利用原有山體雕刻成一尊卧佛。卧佛靜躺在須彌蓮寶座之上,佛像身長37米,高9米。卧佛的形象參考了敦煌、龍門及天壇大佛。從頭髮到五官,從一條衣紋到手腳擺放的角度,經國內權威的專家、高僧幾經論證,幾易其稿,後定下這個方案。
- 4.3分距離350米該佛像是大佛寺內人文景觀中的精華,鐫造於南朝齊樑年間(486—516),僧護、僧俶、僧祐三代僧人相繼雕鑿,歷時三十年建成。石彌勒像佛座高1.91米,佛身高13.74米,頭高4.87米,耳長2.8米,口寬1.28米,兩膝相距10.6米。佛像秀骨清相,額部寬廣,鼻樑高隆,眉眼細長,方頤薄脣,兩耳垂肩,雕刻精細,線條飄逸流暢,氣度嫻雅,表達了佛陀沉靜、智慧、堅定、超脱的內心世界,仔細觀瞻,可使人悚心靜慮,意境深沉。佛像各部份的比例運用了透視原理,頭部特意放大,使觀瞻者仰望佛陀面容時能接受啟示,進行洗禮,但又要把握好放大的分寸,毫無比例失調之感,這在1500年前就處理得這麼好是一個驚人的創造。大佛是當時藝術和宗教上的偉大創造,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工藝高水平,造像年代與價值可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相比,是我國早期石窟造像在南方僅存的偉績。
- 4.3分距離370米進大佛寺山門,豁然開朗,映入眼簾的即是大小兩口放生池,中貫長堤。池岸古樹婆娑,天光雲影,雙塘碧水,鶯聲婉轉,令人心曠神怡。大池面積11500平方米,蓄水28950立方米;小池2800平方米。蓄水8400立方米,大池西倚巖壁,上刻“放生池”三字,每字大22.5平方米,筆力雄健,亦為一景。池邊獅牯坪巖壁上有“南無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觀自在菩薩”三處摩崖石刻,為西方三聖佛號,佛堂中三像並塑稱三聖殿,獅牯坪上這一組佛號無遮無礙,處於光天化日之下,似同佛像一樣,引起人們敬意,故也被稱為“露天大殿。”相關背景:放生池前身是夾溪塘,原是地勢低窪的兩個聚水區。從石城山谷東邊浴堂灣、羅漢灣中流出山泉,經大佛座前沿山麓積成小塘;石城山谷南邊化人灣、石門檻泉水流出積成大塘。清末光緒年間,寶光禪師將夾溪塘疏浚並築護岸,改建成放生池,屬寺院宗教設施,專供善男信女放養魚蝦,修持行善。佛教提倡保護一切生靈,“眾生平等”,早提倡放生並形成制度的是智者大師,放生池築在智者墓塔前。1932年,放生池已變淤淺,加上有人捕盜,於是由馬契慈居士帶頭,募捐重修。1979年後,逐步落實宗教政策,放生池又一次疏浚、固堤、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