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哈泰寺遺址
熱門酒店
附近景點
- 4.8分距離200米
這座寺廟以它宏偉的寶塔著名,寶塔建於公元1424年,是大城王朝的七世王所建。相傳寺廟裡埋葬了以前的國王和王子,穿過只剩下一面牆壁的大門,老遠就能看見主塔,古老而宏偉,彷彿進入遙遠時空,周圍是殘損的佛堂圍牆、支離破碎的佛陀,參天的大樹和閉目微笑的佛像。
登上佛塔,能遠望整個古城的全貌。佛塔中有一個地下室,這裡就是傳說中泰國最古老的佛像壁畫。除了佛塔外,還有一座有圍牆的廟宇以及紀念門廊等。1957年在寶塔的地下室發現大批黃金珠寶和珍貴的文物,使得此寶塔聲名大噪。其中裝飾於寺內地下室拱形圓頂的畫,是泰國目前最古老的佛像壁畫。
- 4.8分距離820米
這是一處建於初代國王火葬遺址上的寺廟,規模龐大,在眾多遺迹中值得一覽。據編年史記載,1369年大城的二代王拉梅萱為他的父親初代王選擇的火葬地。現在遊客見到的這座形如玉米的優美高棉式佛塔是後來包若瑪特羅卡納國王在15世紀對寺廟進行改造時建造的。
寺廟建築風格貼近高棉風格,形如玉米的優美佛塔引人入勝,佛塔上雕飾著金翅鳥伽樓羅、靈蛇和行走的佛像,奢華精緻。這裡並列著許多不同風格的佛塔建築,由石佛像組成的廣場迴廊。寺內有許多塔,結合了高棉塔、錫蘭塔、室利佛逝塔等的特點。
- 4.9分距離1公里
帕司山碧佛寺是原先大城王宮的所在地,有許多大城古國的遺迹。目前殘存著三座灰白色的巨塔,並保留著三個國王的骨灰。據說右側的廣場本來是木製的王宮建築,後因大城王朝滅亡而坍塌。
大城王朝因遭到緬甸軍隊的進攻而放棄這裡,緬甸軍隊攻克大城對這裡進行了大肆的破壞,現在王宮周圍和內部儘是殘垣斷壁,建築內的橙色磚塊已經露出,並由於重力的作用而傾斜。包括曾經有一個16米高的站式立佛,表面覆蓋著250公斤的黃金,緬甸軍隊攻陷後將佛像融化了。
帕司山碧佛寺的三座由底至頂漸次變細成環形的鐘型佛塔是大城古建築的典範,在遭到緬甸軍隊的破壞之後,雖然已不複往日的氣勢,但就其古王宮式建築的雄偉外觀來看,這三座佛塔的地位就像曼穀玉佛寺般一樣崇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譽為“吳哥窟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