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景點
- 4.5分距離市中心5.4公里
乾陵修建於公元684年,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罕見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這裡埋葬著唐高宗李治和他的妻子——中國的女皇帝武則天。這座陵墓也是中國古代帝王陵墓中少數沒有被盜掘的陵墓。乾陵景區面積較大,除了乾陵外,還有多個陪葬墓,分別埋葬著多位皇室成員和大臣,目前挖掘的主要有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
- 4.6分距離市中心13.6公里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位於西安市北郊渭河之畔,是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陽陵而建的一座考古遺址性博物館。1999年正式建成開放,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一、 主要參觀景點
作為大遺址保護展示類博物館,漢陽陵以其豐富的考古成果、完整的遺址保存狀況、完善的保護展示體系被評為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列入20世紀中國百大考古重大發現,是中國首座可沉浸式體驗的地下遺址博物館,更以佔地3000餘畝成為中國bi大的遺址博物館之一,以先進獨特的文物保護理念和展示方式而蜚聲中外。
現已建成漢陽陵考古陳列館、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德陽廟遺址保護展示區四個基本陳列,以及百花齊放的月季園、花團錦簇的櫻花林、搖曳生姿的百畝銀杏林等自然景觀。
在這裏,既可以感受到雄渾厚重的大漢文化,也可領略到風景秀麗的園林風光,更獲得不可多得的考古遺址現場原真性體驗,並可由此引發無限的歷史遐想。
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
外藏坑是帝陵陵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帝陵封土四周共有81座。帝陵外藏坑保護展示廳是在帝陵封土東北10條外藏坑上構建的世界上第一座採用先進的文物保護技術全地下遺址博物館。館內用中空鍍膜電加熱玻璃幕牆和通道將文物和遊客分隔在兩個截然不同的温濕度環境中,科學保護文物遺存的前提下,使遊客在充滿神祕感的環境中近距離、多角度欣賞考古發掘現場及相關遺存,是現代科技與遺產保護的完美結合的典範。
此外,採用國際上先進的影視成像技術演繹當年真實歷史事件的幻影成像節目,穿越時空,將遊客的思緒沉浸在昔日西漢皇帝豐富多彩的宮廷生活中。
漢陽陵考古陳列館
漢陽陵考古陳列館是一座建築風格獨特、陳列手段新穎的綜合展館,別具一格的殘垣斷壁外觀建築結構與陵園整體古樸的歷史環境風貌保持一致,營造出了一種歷史的滄桑感。
上下兩層的展廳內,以漢陽陵歷史背景、考古發現及保護傳承為主線,共展出精品文物近千件,通過豐姿昳麗的陶俑、簡約典雅的器具、循禮有常的印章等精美文物,力求多角度呈現漢代歷史、漢陽陵考古及保護展示利用成果。歷史厚重感與現代元素相結合的設計,使漢文化元素與遺址內涵完美契合,拭去歷史的泥塵,與觀眾一同走進那個被後世尊為“文景之治”的時代,領略傳誦千年的治世景象,觸摸深植民族血脈的漢文化記憶,一起領略文物背後的故事。
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
南闕門是帝陵陵城四門中的南門,也叫朱雀門,由兩組對稱相連的“三出闕”建築構成,是目前發現時代早、級別高、規模大的帝陵陵闕建築遺址。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外觀是一座仿漢式闕門建築,既完整地將現存的遺址加以保護,又將漢代帝王才可享用的“三出闕”建築雄偉高大的風貌展現給遊客。
德陽廟遺址保護展示區
德陽廟遺址是陽陵陵園中極為重要的建築遺址,佔地面積60000平方米,平面為“回”字形雙迴廊結構,形制規整、規模宏大,可與漢長安城南郊的禮制建築媲美,是目前發現保存完整的帝陵陵廟建築遺址。在保護和展示手法上,採用了將遺址原狀與局部復原抬升結合、大面積進行綠化的方式,使這一珍貴遺址既得到有效的保護,又使遊客領略到西漢宗廟建築的宏大氣勢。
園區風光
為進一步推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實現文化是旅遊靈魂,旅遊是文化載體的共識,強化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我院以綠化景觀作為遺址標識系統,打造了“月季園”、“櫻花園”、“銀杏林”等特色景觀。其中“銀杏林”,自2014年起,在每年十一月,銀杏葉進入觀賞期內,連續舉辦九屆獨具特色的“漢陽陵金秋踏古”銀杏節系列活動,自此説起“銀杏林”,定去漢陽陵。
自駕車線路
1. 西安方向遊客可由未央路向北經西銅快速幹道,過渭河大橋駛入機場公路抵達。
2. 西安方向(西安繞城)和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遊客,可在機場專用高速秦漢新城出口向蘭池大道東行駛,沿蘭池大道、正陽三路、蘭池三路到漢陽陵南門進入;或蘭池大道東經101縣道駛入機場公路抵達。
3. 咸陽方向可駛入蘭池大道向東,經正陽三路、蘭池三路到漢陽陵南門進入;或蘭池大道東經101縣道駛入機場公路抵達。
(注:因道路維修進度原因,建議以導航結果為準。)
温馨提示
1. 機場公路入口為景區推薦入口。
2. 遊客進入園區時憑本人有效身份證、預約二維碼方可參觀。
3. 65歲以上人士、殘疾人、孕婦及其他行動不便者可在安保工作人員帶領下優先安排檢查入園,未成年人、高齡長者以及行動不便者須家人陪同參觀。
4. 如果看完這篇攻略,您還有任何疑問,請致電諮詢服務熱線,請撥打諮詢服務電話:029-62657530,029-62657569。
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祝您參觀愉快!
- 4.6分距離市中心872米
西安城牆,是這座古城的標誌性景觀。現在我們看到的城牆,建於明朝初年,如今已經有六百多歲了,它是在唐代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包括護城河、角樓等一系列設施。目前西安城牆有多處城門可以登城,遊客可以就近選擇,其中南門是西安城的迎賓門,也是遊客較多的一個城門。在古老的城牆上騎自行車,是一個不錯的體驗活動。騎行在城牆上,俯瞰十三朝古都,你會有一種穿越時光的感覺。
- 4.3分距離市中心17.5公里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於咸陽禮泉縣城東北的九嵕山上,昭陵是陝西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非常大的一座,景區呈一字形佈置,中間部分為主路,兩側設置有唐朝將臣的牌位。進入大門後一直到裡面地勢呈上升趨勢。主路共設置了四段台階,每處台階有一處建築遺址,整個景區具有較高的歷史意義和歷史價值。
- 4.5分距離市中心7米西安鐘樓,是國內較為完整的一座鐘樓,始建於明朝朱元璋時代,到今天也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作為古城的地標之一,鐘樓位於西安的中心地帶,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並分別與西安城牆東、南、西、北四門相接。鐘樓的下部是正方形的基座,頂部覆蓋著深綠色的琉璃瓦,頂點用真金包裹。夜晚在燈光的襯托下,整座鐘樓光彩奪目,美的令人驚嘆。
- 4.6分距離市中心4公里
歷史背景:
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是西安的名片性景點之一。博物館籌建於1983年,1986年夏天動工,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開放,並定名陝西歷史博物館。2016年,陝西歷史博物館被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評選入“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博物館特色: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大型現代化博物館,它的建成標誌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里程。這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築羣,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莊重,融合了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於一體。
館區佔地 65000平方米,收藏着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38萬餘件文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館中藏品可謂琳琅滿目、精品薈萃。是展示陝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
博物館內有許多珍品,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歷代陶俑、漢唐的金銀器具和唐墓壁畫等珍品文物,而且大多為漢、唐盛世時期的珍寶,其中不乏國家禁止出境的精品。
館藏珍品:
博物館中央有三個展廳,第一展廳展示了從史前文明115萬年前藍田猿人到秦朝這一段時期的文物;第二展廳展示了兩漢與魏晉南北朝的文物;第三展廳則以盛唐的文物為主。每個展廳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
中央大廳的東、西兩側都設有特殊展廳。西側設有“大唐遺寶專題展(珍寶館,何家村出土文物)”,很多盛唐時期的金銀器精品都轉移到這裏展出。東側設有“唐代壁畫珍品展”,展出了一批唐墓壁畫的真品。
旟鼎
旟 [yú] 鼎放在博物館進門第一展廳的位置,可謂是第一展廳的鎮館之寶。這裏放置的是複製品,真品保留在倉庫中。外壁銘文:銘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字樣,反映了西周時期的土地佔有制度。
旟鼎內壁共鑄銘文四行,28字,大意是説:某年八月初,王姜將原賜予師櫨的土地收回,轉賜給旟,旟便做此鼎紀念。
皇后玉璽:
第二展廳中值得一看的珍寶之一,便有這尊單獨陳列的漢代皇后玉璽。這枚玉璽通體為新疆和田羊脂玉所作,上刻有一螭虎,象徵王權。
三彩載樂駱駝俑:
這尊舉世聞名的三彩載樂駱駝俑就位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第三展廳,整體外觀、顏色均保存完好。駱駝背上坐了七個男子,手裡拿着不同的樂器。其中的執拍板俑,側耳凝神,像是被那美妙音樂所陶醉。中間的女性正在表演,駱駝張着大嘴,仰面向天,彷彿也在配合主人引吭高歌。
鑲金獸首瑪瑙杯:
這尊位於特設展“大唐遺寶專題展”裏的文物,是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六十四件永遠不許出境展覽的國寶之一。
另外還有黑釉油滴碗、青釉提樑倒注瓷壺、鎏金銀竹節銅薰爐、鴛鴦蓮瓣紋金碗等等眾多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