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景點
- 4.6分距離市中心15.5公里皇城相府是清朝康熙皇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總閱官、清代著名官員陳廷敬的府邸。整個建築群由內城和外城兩部分組成,建築風格和喬家大院、王家大院相似,都是典型的明清北方大院。不同的是,明清時期生活在這裡的陳氏家族,有多達38人成為了官員。皇城相府內還有康熙皇帝御賜的“午亭山村”匾額。
- 4分距離市中心15.1公里郭峪古城,位於AAAAA級旅遊景區皇城相府南300米(皇城相府實為郭峪古城的北翼城,侍郎寨為郭峪古城的東翼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是太行山麓一座城堡式村落。城內是獨具特色的明清建築羣,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古建築學泰斗羅哲文譽為“中華民居之瑰寶”。又有“中國鄉村一城”之稱。郭峪村還是明代順天巡撫張鵬雲,清代刑部侍郎張爾素,明末清初大富商王重新的故居所在地,是清代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長大成人的地方,還是第三軍醫大學前身第七軍醫大學成立的地方。郭峪村歷史久遠,為郭氏家族所建,以姓氏命村名。郭峪始建村當在唐初。明朝時,郭峪為裏,到了清朝,又稱鎮。民國六年(1917年)實行編村制,郭峪裏改為郭峪村。郭峪村規模宏大,形制完備。村落古建面積達18萬平米,有城垣城樓、官宦府邸、宅第民居、廟宇祠堂、店鋪作坊、苑囿園林、門樓影壁、水井、遺址等,不僅是我縣沁河流域一處極具地方特色的古代建築羣,更是全
- 4.7分距離市中心14公里海會書院位於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大橋村,是一座唐宋帝王兩賜名額的千年古剎,距今至少有1100多年歷史。該寺創建於隋代,唐朝已頗具規模,後經歷代重修、增修,規模宏大,明清時是書院的鼎盛時期。海會書院是聞名三晉的著名書院,明清兩代先後走出68位進士,舉人秀才更是層出不窮。其中有陽城明代吏部尚書王國光、張慎言,户部尚書孫居相。清代康熙朝大學士陳廷敬,乾隆朝大數學家張敦仁等。書院佔地3.48萬平方米,分為唐、明雙塔區,書院文化區,千年古剎區及陽城古八景之一“海會龍湫”。特別是被古建專家讚譽為“國之瑰寶”的琉璃寶塔,是中國樓閣式塔中的佳例。早在1965年就被確定為山西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4.1分距離市中心13.6公里天官王府是明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國光及其家族數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築群,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其內部閣樓高聳,古廟很森嚴,民居十分典雅,共有保存基本完好的官宅民居四十餘處,涵蓋了居住、宗教、祭祀等建築類型。其民居文化包括了我國現存並仍然能夠居住使用的各個朝代建築,被稱為古村落保護的傑出典範。
- 4.4分距離市中心39.4公里
湘峪古堡景區在千年古縣·如畫沁水的版圖上有一座寶藏——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位於山西省沁水縣東南方向50公里處的湘峪村,是明代後期户部尚書孫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孫鼎相兄弟的故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專家稱為“中國北方鄉村第一明代古城堡”。
古堡北依鳳凰山,南臨湘峪河,東接洞陽山,西連虎谷峯,建築與山水相融合,有着古樸原生的自然美。古堡由孫居相、孫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竣工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歷時20年修建完成,總佔地面積約32500平方米,坐北朝南,倚山而建,層樓疊院,雄偉壯觀,集軍事防禦、中西合璧、玄學三大特色於一體。
古堡街道“三橫九縱”,呈現星羅棋佈,為明代蜂窩式城堡。堡內有軍事防禦文化、民俗生活文化、歷代職官文化、科舉文化等八大文化主題院落。藏兵洞建築因其專業的防禦性,串珠式和走廊式相結合的建築風格及極富創造力的設計使之成為冷兵器時代的精品之作;現存建築“一覽樓”集東西方建築精髓於一體,門窗採用拱券式,外牆飾以“眉檐垂柱”式磚雕,是一種帶有濃郁西式建築風格的東方古堡;堡內出現上古玄學的神祕圖案“河圖洛書”,“三橫九縱”的格局以及別具風格的“虎蹄路”更是為整個古堡披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
湘峪古堡可謂太行古堡之精髓,明清建築之典範,山水融合之奇觀。這裏已經成為國學傳承地、影視取景地、藝術寫生地,正在成為人們康養、休閑、度假的慢生活旅居地。
- 4.1分距離市中心10.3公里砥洎城建在一座小山咀上,其南接村鎮,北臨沁河,三面環水,呈半島狀。遠望其城,堅如磐石的砥柱挺立中流,故名砥洎城。該城建築年代已不可考,但從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山城一覽”碑碣得知,其創始年代應在明末以前。城呈橢圓形,磚砌,佔地面積約六萬平方米。南有正門,起於地面的城牆,高約十米。臨河城牆從河邊築起,高約20餘米,上設城垛、炮台等,是用來防備外來之敵的,現已毀壞不存。正門額書“砥洎城”,為城內居民出人之通道;城北沿城牆設石梯,沿梯而下可通水門乘舟而行。城內道路規則,城周築環城路,其餘均為住宅巷道,各種設施齊備。古時一遇兵荒馬亂,城門一關,自成一體,攻不可破。城內民居共分十大街坊,擺佈井然有序,住宅之間每自巷頂架設過街樓相通,人行方便。這些房屋多為單進式二進院,院中房屋多為雙層,大部分設有樓道。民居門額皆為“XX居”字樣,很有點文雅之派頭。其中一座“有恆居”,木石建築工藝精細,四樑八柱,四門八窗,極具民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