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寧景點
- 4.3分距離市中心11公里石空大佛寺位於中寧縣餘丁鄉金沙村雙龍山南麓。雙龍山古時稱“石空山”,所以石窟以“石空”而命名。大佛寺面臨黃河,北靠長城,距縣城20公里,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重點佛教寺院,也是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石窟鑿于山崖陡壁之下的沙礫嚴中,共計13個洞窟,分上、中、下三個洞窟羣,時稱“三寺”。上寺有靈光洞,高4.5米,深8.9米,寬5.9米,為覆鬥狀,裏麪塑有地藏王菩薩。百子觀音洞,高2.5米,深1.5米,寬2米,塑有百子觀音。萬佛洞,高4米,深8.2米,寬6米,裏麪塑有佛像、羅漢,頂上塑有許多小佛像,其神熊各異,栩栩如生,神熊慈悲安禪。以上三洞均在二層樓閣上。一層為大雄寶殿,塑有華嚴三聖,中間釋迦牟尼佛,持説法狀,佛像高3米,金剛座、阿難、迦葉護法,兩旁文殊騎孔雀神獅,普賢騎六牙大象,殿宇金碧輝煌。其次還有福祿壽三星洞,高1.9米,深1.9米,寬3.2米,裏面有壁畫。三清洞,高4米,深5.7米。寬6米,也就是現在的大雄寶殿的左右配殿。中寺是九間無樑寺洞,它是整個石窟中心,曾被收錄在《中國名勝大辭典》中。這個洞寬敞宏大,寬125米,高約25米,進深724米。下寺有五個洞窟,一個可能是住僧人的,第二個是娘娘洞,第三個是葯王洞,第四個是龍王洞,第五個是睡佛洞。清代《寧夏府志》記載:“石空大佛寺石壁峭立,中空如陶穴,宏敞可坐數百人,因石鏤成像,梵宇皆依山結構,每夜僧人燃燈,遠望如星懸天際”,明清時,石空寺石窟已是當地十景之一,稱“石空夜燈”或“石空燈火”。有詩讚美石空寺:“疊嶂玲瓏竦石空,誰開蘭若碧雲中?僧閑夜靜燃燈坐,遙看清山一滴紅。”每逢農曆四月初八前後,各地的遊客信徒雲集而來,朝山拜佛、看戲、經商、遊覽,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 0分距離市中心16.4公里高山寺村是寧夏中衞市中寧縣石空鎮下轄的行政村。村子圍繞棗樹進行生產、經營以及棗文化宣傳推廣,效果十分顯著。高山寺村附近有石馬灣巖畫、石空寺、中寧縣枸杞博物館、寧舟寶塔等旅遊景點。
- 4.5分距離市中心19.2公里
西夏陵,位於銀川市西郊的賀蘭山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寢,埋葬了西夏王朝的多位皇帝。現在整個陵區有9座帝陵和140多陪葬墓,是中國歷史上佔地面積的皇家陵寢之一。陵墓的形狀與其他中國陵墓都不一樣,呈倒扣的窩頭形。除此之外,景區內還建有西夏博物館、西夏史話藝術館,西夏碑林等設施場館,幫助遊客瞭解陵墓背後的歷史文化。
景區目前開放了1、2、3號等陵墓供遊客參觀,其中3號陵墓(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泰陵”)距離西夏史話藝術館和西夏碑林相距較近。
西夏王朝由党項人建立,文字、風俗都與中原漢族不同。王朝滅亡後西夏的城市、歷史也都神祕的消失在戈壁之中,成為千古之謎,直到近代才被發現解讀。在西夏博物館內藏有豐富的西夏王朝文物,其中很多西夏文的石刻和帶有西夏風格的壁畫都是珍品。博物館內部免費的講解也十分精彩,可以幫助大家瞭解神祕西夏王朝的風俗、文化和興衰,也能更加有體會的參觀王陵。
景區內昊王陵可以走近參觀。巨大的倒立半圓形陵墓立於荒地之上,歷史滄桑近在眼前,遠處的賀蘭山麓溝壑縱橫,使人頓生悲涼壯闊的滄桑之感。
景區內的西夏博物館(新館)全新亮相。館內陳列分為西夏史、西夏文化、西夏宗教藝術、西夏社會經濟、西夏陵、保護與傳承等六個部分。展出了唐卡、文獻、泥塑、銅鐵器、織物、瓷器等近5000件藏品,其中包括了近些年來西夏陵考古研究過程中出土的大量精品文物。
- 4.5分距離市中心35公里
賀蘭山巖畫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被譽為“石頭上的史書”“史前人類藝術長廊”“中華文化溯源地”。
景區內的銀川世界巖畫館集中展示了世界上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性巖畫,涵蓋了目前巖畫研究的新成果及資料。巖畫遺址區內有六千幅3000至10000年間的史前巖畫,它們因數量龐大、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世所罕見享譽國際巖畫界。銀川韓美林藝術館則收藏展陳了韓美林先生以賀蘭山巖畫為靈感和題材創作的1000餘件作品,展示了古老與現代的融合。
經過多年保護性開發,景區已成為集展覽展示、科普教育、研學交流、藝術創作、休閑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
- 4.5分距離市中心25.9公里
水洞溝是中國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被國家列為全國文物保護的100處大遺址之一、“很有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水洞溝遺址記錄了遠古人類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藴藏着豐富而珍貴的史前資料。它向人們展示了距今四萬年前古人類的生存畫卷,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黃河地區經過正式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1923年,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桑志華在這裏發現了史前文化遺址,通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動物化石,水洞溝因此而成為我國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如今,80多年來,經過六次考古發掘,在水洞溝出土了三萬多件石器和67件古動物化石。水洞溝地區又是我國北方明代古長城、“橫城大邊”、烽燧墩台、城障堡寨、藏兵洞窟等構成中國保存完整的軍事防禦建築大觀園。水洞溝地處鄂爾多斯台地南緣,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經歷了千萬年的風沙雕蝕,這裏還集中了魔鬼城、卧駝嶺、摩天崖、斷雲谷、檉柳溝等二十多處土林奇絕景觀。
- 4.6分距離市中心11.3公里
黃河樓位於蘭州市七里河區馬灘片區。佔地面積36545平方米(54.8畝),總建築面積51685平方米,包括黃河樓主樓15100平方米,裙房24655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11930平方米,地上總高度93.39米。項目於2016年開工建設,2019年5月建成並移交蘭州黃河生態旅遊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開發運營。較大限度利用黃河樓現有結構和建築面積,充分展示黃河文化、絲路文化和蘭州歷史文化,蘭州黃河樓景區集文化展示、觀光、旅遊、遊樂、飲食、民俗體驗以及休閑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成為弘揚黃河文化的標誌性建築和黃河景觀的地標。一、二樓設定主題演藝區,三樓遊客服務中心,四、五樓餐飲服務區,六、七樓新聞發佈廳、廣電博物館和沉浸式全息智能媒體演播廳,八至十二樓設定遊客體驗區,十一樓黃河檔案展覽館,十三樓黃河石精品展,十四樓雲上茗居,十五樓光影博物館,十六樓雲上蘭州觀景平台,同時配套黃河頌·《大有蘭州》實景演出。